宋朝茶点果子做法,宋朝的茶点小吃有哪些特点
今天小编为大家分享如何做菜好吃、菜谱大全、美食小吃、烹饪技巧、健康饮食等信息,教你做美味佳肴!
早期的茶,除了药物之外,很大程度上还是作为食用的,即把茶叶作为食物充饥,或是做菜。前面谈到,茶叶最迟在春秋时期,以传播至黄河中下游地区,当时的齐国已出现用茶叶做成茶菜肴。
《晏子春秋》中就记载:
*
“婴相齐景公时,食脱栗之饭,灸三戈、五卵、茗菜而已。”晏子就将茶作为下饭的菜食用。东晋郭璞《尔雅》注疏云:“树小如栀子,冬生叶,可煮作业羹饮。”可见古人将茶叶摘下煮作羹饮而食确有其事。三国魏张揖《广雅》中记载:“荆巴间采茶做饼,叶老者,饼成,以米膏出之。欲煮茗饮,先灸令赤色,捣末,至瓷器中,以汤浇复之,用葱、姜、橘子笔之。
其饮醒酒,令人不眠。”湖北与四川交界一带地方,采茶叶做成茶饼,若是叶老的茶饼,必须用米汤处理方可。想煮茶喝时,先烤茶至赤黑色,再捣成末放在瓷器中,加入沸水,又用葱、姜、橘子作配料。喝了这种茶可以醒酒,使人不想睡觉。
《广雅》中提到用葱、姜、橘子等佐料与茶一起烹煮,在其他资料中也能看到类似的做法。宋朝《太平御览》:“茶丛生,真煮饮为茗茶,茱萸檄子之属。膏煎之,或以茱煮脯胃之,谓之曰茶。
有赤色者,亦米和膏煎,曰无酒茶。”从这两则材料中记载的煮茶的方法可窥见唐朝以前古人用茶之一斑,即将茶的叶子与其他佐料混在一起,煮熟后食用。此类煮茶方法一直延续到唐朝,唐人在此基础上又有所改进。
以上是古代的食茶之说,流传至今的,除了品饮之外,还有一些原始形态的茶食,仍为古代人所享用。例如,食用擂茶。擂茶是用生姜、生米、生茶叶做成,故又名“三生汤”。
实际上,“三生”也并不仅仅只有三种食物,原料可以是多种多样的,故其还有“五味汤”、“七宝茶”等名称。大体制法为:先将茶叶、芝麻放入特制的陶擂钵中,以茶树木和山楂木作杵,不断擂磨,再将用水浸泡过的黄豆、绿豆、花生、米等加入其中,并放入适量凉开水,用力擂碎,擂成乳白色糨糊状物,称“擂茶脚子”。然后冬天加热开水冲饮,夏天则加白糖用凉水调匀饮用。据说有解暑、消食、润肺之效,延年益寿之功效
精美韩国点心制作方法??松糕 材料:粳米5杯、浊酒、白糖、热水、盐 调料:大枣、鸡冠花、石耳、黑芝麻 做法: (1) 把粳米放在20℃水中泡8小时,捞出后磨成面。 (2) 粳米面100里以白糖10%,浊酒15%,加水量45%的比例和面,在30℃发酵8小时。 (3) 用于调料的大枣去核切成丝,鸡冠叶要挑红且嫩的洗净并捞取,炒黑芝麻。 (4) 把和好的面放在垫有干净麻布的松糕框或蒸锅里,并将大枣和鸡冠叶、黑芝麻、石耳作为调料放在上面。 (5) 冒热气的时候,开始要蒸20分以上,凉后切成菱形和四角形。 绿豆饼 绿豆饼是把磨好的绿豆用盐调味,加弄碎的猪肉、绿豆芽、蕨菜、切成丝的泡菜煎出来的,做下酒菜不错。可以用鸡肉或火鸡肉代替猪肉。以腌一下的蕨菜、绿豆芽、包心菜切成丝代替。可以搭配在酱油里加肉汤和醋做的酱。 绿豆有利尿作用,是凉身性质的食品,可以防署降温。并且含有丰富的钙和维生素A,对成长期儿童和老人好。 材料:绿豆1杯、白菜泡菜200g、蕨菜100g、猪肉200g、绿豆芽150g、葱2棵、红辣椒2个 猪肉佐料:酱油2大勺、切好的葱1大勺、捣好的蒜1/2大勺、胡椒面1/4小勺、香油 1小勺、芝麻1小勺、食用油1杯 做法: (1) 把去皮的绿豆泡在凉水里,用手搓去皮,并按绿豆130g:水90cc的比例磨好调味。 (2) 把猪肉磨成肉沫并加佐料。 (3) 把绿豆芽用盐水烫出来,将蕨菜的硬杆切掉。葱切成丝。 (4) 泡菜除水份后切成丝。 (5) 红辣椒去子切圆。 (6) 在平锅里放油,并放一勺磨好的绿豆,再放猪肉、绿豆芽、蕨菜、泡菜、葱,上面放磨好的绿豆翻过来煎。直径越小越好煎。 (7) 蘸醋酱油吃。 艾蒿糕 艾蒿要用嫩艾蒿才柔软。特色是吃年糕的时候,在蜂蜜里加生姜汁。 在糯米面里放煮熟并捣好的艾蒿,做成栗子大小再蘸绿豆粉。 艾蒿的特点是含有丰富的无机物和维生素。特别含有许多维生素A,只吃80g也能供应一天所需的量。并因含有丰富的维生素C,对预防和治疗感冒也有效。 材料:糯米面5杯、盐1大勺、艾蒿100g、糖稀少量 绿豆豆沙:绿豆3杯、盐1小勺、白糖3大勺 做法: (1)把绿豆用石磨磨后泡在温水里,并去皮蒸出来放点盐压碎后,再放白糖做成馅。 (2)把艾蒿洗净煮出来,并用凉水漂一漂,除水份后捣碎。 (3)蒸糯米面后加艾蒿,并使之染成绿色。 (4)把绿豆馅摘成绿豆大小,用手抓紧,并使之与艾蒿混在一起。年糕的量要比绿豆馅多。 (5)吃的时候,蘸糖稀吃。
www.XueZuocai.COM学做菜美食网,收录鲁菜、川菜、苏菜、粤菜、浙菜、闽菜、湘菜、徽菜等菜系家常菜谱、西餐做法及各地美食小吃,美食攻略,早餐、午餐、晚餐食材选配做菜方法。
免责声明:本文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联系电话:178988720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