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访问学做菜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食材百科» 宝宝辅食绿叶菜冷冻多久,宝宝辅食绿叶菜有哪些

宝宝辅食绿叶菜冷冻多久,宝宝辅食绿叶菜有哪些

2024-01-18 22:45:14
今天小编为大家分享如何做菜好吃、菜谱大全、美食小吃、烹饪技巧、健康饮食等信息,教你做美味佳肴。今天给大家带来的宝宝辅食――青菜米饭小方。有的宝宝不喜欢吃绿叶菜,放在粥里面条都不喜欢吃,有的宝宝不爱吃米饭。我们今天的这道辅食把绿叶菜和米饭都藏起来,做成了一道手指食物主食。用到了青菜,米饭和鸡蛋。青菜为含维生素和矿物质最丰

今天小编为大家分享如何做菜好吃、菜谱大全、美食小吃、烹饪技巧、健康饮食等信息,教你做美味佳肴。

今天给大家带来的宝宝辅食――青菜米饭小方。有的宝宝不喜欢吃绿叶菜,放在粥里面条都不喜欢吃,有的宝宝不爱吃米饭。我们今天的这道辅食把绿叶菜和米饭都藏起来,做成了一道手指食物主食。用到了青菜,米饭和鸡蛋。青菜为含维生素和矿物质最丰富的蔬菜之一,可以提供很多人体需要的营养,青菜中含有大量胡萝卜素可促进皮肤细胞代谢,防止皮肤粗糙。搭配鸡蛋,米饭,做成小米糕,宝宝更喜欢,营养密度也高了哦!

*

食材清单:米饭25g、青菜15g、鸡蛋1个制 作 步 骤▲步骤一:清水入锅煮沸,将青菜倒入焯水1~2分钟▲步骤二:将米饭、青菜倒入料理机,加入适量清水打成泥▲步骤三:打成泥后倒入碗中▲步骤四:将鸡蛋打散,鸡蛋液倒入打好的泥中,搅拌均匀▲步骤五:蒸碗覆上保鲜膜▲步骤六:冷水上锅蒸15分钟,蒸好后再焖3~5分钟▲步骤七:蒸好后,取出蒸碗,稍作冷却,倒扣脱模▲步骤八:切小块装盘▲步骤九:绿油油的是不是很鲜艳,很诱人啊

八个月宝宝蔬菜辅食食谱

南瓜红薯玉米粥 食材:红薯丁,南瓜丁,玉米面,红糖适量。

做法 :将玉米面用冷水调匀,和红薯丁、南瓜丁一起倒入锅中煮烂即可,吃时根据口味加入红糖。

营养提示:

南瓜中丰富的类胡萝卜素在机体内可转化成具有重要生理功能的维生素A,从而对上皮组织的生长分化、维持正常视觉、促进骨骼的发育具有重要生理功能。

鱼泥青菜番茄粥 食材:熟鱼肉,青菜心,番茄,米粥,适量高汤、熬熟植物油。

做法 :

河鱼蒸熟,鱼肉去刺压成泥;青菜心洗净后在开水中氽熟,用刀剁碎备用。番茄开水烫后去皮去籽,用刀剁碎;

将番茄先加入备好的高汤内煮烂熟,再加入米粥,鱼泥、菜心泥用小火炖开,加入熬熟的植物油和少量盐即成。

营养提示:

番茄含有丰富的胡萝卜素、维生素C和B族维生素。每100克番茄的营养成分能量11千卡,维生素B0.06毫克,蛋白质0.9克,脂肪0.2克,碳水化合物3.3克,叶酸5.6微克,膳食纤维1.9克,维生素A63微克,胡萝卜素375微克,硫胺素0.02毫克,核黄素0.01毫克。

八个月宝宝需要补充哪些营养要素 1、热量 :这个时期的宝宝的体重如果大幅度增加,80%是摄取了过多的热量,如果宝宝很瘦小或发育很慢,很可能是热量不足。 宝宝所需的热量开始大半从母乳或奶粉中摄取,后逐渐转变为从固体食物中摄取。

2、蛋白质 :肉、鸡、鱼以及豆腐里都含有优质蛋白质,可以把这些做成宝宝能吃的食物喂给宝宝,但一次不要太多,应给宝宝调剂着吃。

3、谷类和其他碳水化合物 :一天给宝宝吃2~4匙的谷类食品,就能提供给宝宝基本的维生素、矿物质及蛋白质。谷类食物中有全谷类麦片、米片、粥或面条等。

4、水分 :不要因为母乳或奶粉量的递减而减少宝宝对水分的摄取,尤其在夏天,更要多喂水或稀释过的果汁。

5、铁质 :由于这个时期宝宝储存的铁质已快要耗尽,需及时补充含铁质的食物。

八个月的宝宝如何喂养 1、8个月的宝宝可以吃固体食物

有的宝宝已经出了几颗牙了,有的宝宝只出了一、两颗牙,甚至有的宝宝出牙晚,这个时候也还没有完成长出来,但是,不管宝宝出牙的情况怎么样,都要吃一些固体食物了,比如烤面包片、馒头片、磨牙棒等。爸爸妈妈不用担心宝宝吃不了固体食物,宝宝会用他的小牙来咀嚼食物的,很好地咽下去,并且,这些固体食物对宝宝出牙也是有帮助的。

2、主食和菜要分开

白米粥就是白米粥,白面条就是白面条,有的宝宝喜欢吃白米粥或者白面条里加上酱油、肉汤等调料,其实这样的喂法并不是很好,1岁以内的宝宝最好不要摄入盐分,而否则会加重宝宝肾脏的负担的。可以让宝宝吃一口粥或者面条,然后吃一口菜,这样才会让宝宝尝出不同的食物有不同的味道,增加宝宝吃辅食的兴趣。

xuezuoCai.com学做菜美食网,收录鲁菜、川菜、苏菜、粤菜、浙菜、闽菜、湘菜、徽菜等菜系家常菜谱、西餐做法及各地美食小吃,美食攻略,早餐、午餐、晚餐食材选配做菜教程

免责声明:本文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联系电话:17898872021